以艺术之名,续写温暖篇章

发布者:黄斌斌发布时间:2025-04-07浏览次数:11

以艺术之名,续写温暖篇章

——美术学院团总支×DIY社“送你一朵小红花”圆满收官

    在校团委的指导下,320日下午,美术学院团总支携手DIY社于国秀楼219阶梯教室,共同开启了一场名为“送你一朵小红花”的主题活动。此次活动别出心裁,把艺术创作作为推动公益实践的有力引擎,将雷锋精神巧妙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激励青年学子凭借创意传递温暖力量,用实际行动阐释奉献内涵。活动现场氛围热烈,各学院同学纷至沓来,踊跃参与。大家汇聚一堂,以青春的激情和独特的创意,为活动增添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让雷锋精神在校园里焕发出新的活力与生机

            精神传承:解锁新时代的“雷锋基因”

  志愿之光,点亮青春

 志工权益部部长滕起以三原色志愿服务队为切入点,分享了团队在助老扶幼、社区服务等领域的暖心行动,并讲述了学生会主席李冯带领宣讲团入选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宣讲团的励志经历,展现美院青年“奉献无界”的担当精神。

  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

 秘书处陆思妍以沉浸式讲述开启“雷锋课堂”,通过珍贵影像与生动故事,带领同学们重温雷锋同志“甘做螺丝钉”的赤子情怀。她这样说道:“雷锋精神并非遥不可及——扶起倒下的单车、拾起路边的纸屑、向保洁阿姨道一声辛苦,皆是平凡中的伟大。”现场同学们深受触动,纷纷表示要以微光汇聚星河,争做新时代雷锋精神的“青春代言人”。  

  指尖传承:编织小红花里的“温暖密码”

 “每一根丝线,都是对奉献精神的立体诠释。”DIY社成员以红黄棉线为媒介,设计出简约却不失巧思的小红花编绳。小红花看似简单,却处处彰显着巧思,红色棉线寓意着雷锋精神中那份炽热的奉献之心,黄色棉线则代表着希望的曙光,二者交织,恰如雷锋精神在生活里点亮希望,传递温暖。

 活动现场,DIY社社长茅程倩化身“教学主播”,从基础结法到造型设计,层层拆解技巧,让零基础参与者也能轻松上手。同学们围坐一堂,指尖翻飞间,一朵朵象征感恩与希望的小红花逐渐成型。有同学笑言:“原来雷锋精神不仅能‘讲’出来,还能‘编’出来!”

  暖心传递:小红花绽放校园“守护者”心间

 活动特设“雷锋接力站”,鼓励同学们将亲手制作的小红花赠予校园保安、食堂职工等后勤工作人员。收到小红花的食堂阿姨轻抚挂件,面上洋溢笑容:“这花儿让我想起年轻时学雷锋的热乎劲儿,孩子们有心了!”保安大叔则郑重地将小红花别在工作服上:“以后看到它,站岗都更有劲儿!”一朵小花,一份敬意,温暖在双向奔赴中悄然生长。  

  彩蛋:留言墙上的“微光档案馆”

 让善意被看见,让温暖持续蔓延。活动现场还特别设置了小红花主题留言墙,同学们通过书写自己的“雷锋小事迹”,如“帮室友带饭”“为流浪猫搭窝”等,获得美术学院特别定制的限量款小红花胸针。

  结语

 从精神共鸣到指尖创造,从校园传递到心灵对话,这场活动不仅是一场艺术与公益的跨界实验,更是一次青年与时代的双向奔赴。小红花虽小,却承载着通师高专们学子对奉献精神的深刻理解——雷锋精神永不褪色,青春热忱永远鲜活。